耻骨联合分离的症状
1.耻骨联合分离
1.1.有明显外伤或分娩史的女性。
1.2、耻骨联合疼痛: 严重者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下肢难以负重,无法行走,难以翻身;症状较轻者动作无力,走上走下台阶、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会导致局部疼痛加重。
2.耻骨联合分离的外征
局部压痛和叩诊疼痛明显,髋关节外展和旋转受限,耻骨联合压迫和骨盆分离压迫试验阳性。
如果脱位严重,可以摸到耻骨联合上下边缘的间隙。
3.影像学检查耻骨联合分离
x线片显示耻骨联合间距明显增宽,超过5mm,有的可达30~50mm,有上下错位现象。慢性病例,关节面粗糙增生。
4.耻骨联合分离病因
耻骨联合分离 disease是指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关节因外力作用轻微脱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表现为耻骨关节距离变宽,或上下脱位导致下肢局部疼痛、举升困难。也有人称之为耻骨联合错位。
怀孕、月经、分娩时,内分泌的变化使耻骨联合周围的韧带松弛,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外伤:当一条腿的重量突然滑脱或摔倒,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后坐力与重量相互作用,外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不足以造成耻骨骨折或裂开,横向裂开过大,局部挫伤等。,它会导致耻骨联合的距离变宽或上下移动,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如耻骨联合分离病,有的还会发生耻骨联合炎。
如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
1.针灸:耻骨联合两阶段针刺加电针。
2.推拿:推拿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总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适当卧床休息,疾病可以很快康复。
2.1.揉捏腰骶部:患者俯卧位:医生先用拇指摩擦巴鲁、白环俞、子午、环条等穴位,再用骶髂区摩擦、按压、滚动3~5分钟,推揉腰骶组织,以透热为度。
2.2.按压放松:患者采取俯卧位:医生先用拇指按压中间、曲骨等穴位,然后按压耻骨联合1~2分钟,再回缩肌群起点1~2分钟,然后握紧股四头肌,推揉股内侧肌群,使局部软组织充分放松。
2.3、牵引复位
患者采取仰卧位,医者用一只脚按压健侧耻骨下部,双手托住患侧下肢裸露部分,同时协调手脚突然向上按压和向下牵拉动作,可复位。
患者采取仰卧位,医生用双手托住患者裸露的部位,使患者呈双腿弯曲外展的膝盖状,然后双手突然向内拉腿伸直,即可复位。
如何预防耻骨联合分离
1.平时注意适当运动,增强肌肉韧带的张力,但要避免腰臀部大规模运动等剧烈运动。
2.孕妇孕期应科学合理饮食,以免营养过剩加重耻骨联合分离。
3.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积极配合助产士正确用力,避免用力过猛;对于一些可能导致难产的因素,如巨大儿、产程过长等,建议剖腹产,以免加重耻骨联合分离。
4.孕期和产后出现盆腔疼痛时,不要过于紧张,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卧床休息。床垫不能太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久坐。
通常分娩后盆腔疼痛会逐渐缓解,直至消失。但如果产后盆腔疼痛加重,要提高警惕,尽快找专业医生治疗。一旦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可以通过手动复位和骨盆带固定进行纠正。手法复位是目前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通过按摩的机械力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