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许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每每拿到体检报告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可随之便会「晕头转向」,因为我们很难将报告里的专业术语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联系到一起。后来,经过医生朋友的点拨,我才了解体检报告的关键,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小呢!
看体检报告的诀窍
做完一系列的体检之后,我们最关心的便是结果如何,那么看体检报告有哪些诀窍可寻呢?
体检报告的五部分
一般体检报告分为五个部分。
◎ 主检报告:也叫「总检报告」,是本次体检最终的结论和建议。
◎ 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妇科等检查情况和小结。
◎ 化验报告:包括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血脂、电解质、肿瘤标记物等化验检查报告单。
◎ 检查报告:包括心电图、X 线、超声、CT 等仪器检查报告单。
先看整体情况
主检报告是反映整个身体状况的总结,是整个报告的精华所在,能使受检者了解自己有无异常情况。主检报告中包括本次体检中的阳性发现、专业解释和建议指导。主检报告中一般会根据疾病的危急程度顺序排列,首先是重大疾病和阳性发现,然后是疾病危险因素,最后是异常的检查指标,一般越靠前的说明越应引起重视。
同时,主检报告会像天气预报一样,会针对身体的严重程度提出「疾病预警」(见表)。
分报告,仔细看
看完主检报告做到心中有数,后面详细的各个体检报告也要仔细查看,不要遗漏,对于异常指标也应引起重视。
◎ 体检异常或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通常用「+」和「-」表示,「+」代表结果为阳性,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代表结果为阴性,则表示可以基本否定或者排除某种病变的可能性。此外,+ 的数量变化还能表示病情发展程度的严重性,例如 + 代表病情较轻,++、+++ 说明病情严重或者继续恶化。但「+」的结果并不代表疾病,比如女性尿液妊娠检查结果为「+」时说明已经怀孕。
◎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会以「具体数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附有该检查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范围。通常不同的体检机构、不同的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差异。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检查结果,报告单还会用「HIGH、H」或「↑」表示数值超过了正常参考值,「LOW、L」或「↓」表示数值低于正常参考值。
避免陷入误区
◎ 与他人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受检者某些指标的正常值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医院采用的仪器、试剂不同,正常值也可能不同,所以不要拿自己的体检报告和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
◎ 过分担心:有些人发现体检报告中显示阳性体征或指标升高时,就担心自己患了疾病。其实,一些指标稍微高于正常范围,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应咨询医生或过段时间再复查。
健康小贴士:
有的化验报告单为了提醒医生和体检者注意,还会选择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来标记异常结果,比如「!」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