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检网>项目百科>血糖检查内容有哪些

血糖检查内容有哪些

来源:微检网 发布时间:2020-12-10 11:18 1792
一些人认为只有糖尿病患者或有「三多一少」症状才需要检查血糖。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血糖检查是尽早发现糖尿病的最佳手段。

  一些人认为只有糖尿病患者或有「三多一少」症状才需要检查血糖。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血糖检查是尽早发现糖尿病的最佳手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 11.6%,也就是说每 10 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很有必要,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还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血糖检查是主要检查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空腹血糖

  血糖浓度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为恒定,常用来代表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 测量前空腹血糖,需至少空腹 8~10 小时,不要服用降糖药或剧烈运动;采血的最佳时间是早晨 6:00~8:00,抽血时间过晚不能反映血糖的真实情况。

  血糖检查有讲究

  ◎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 3.89~6.1mmol/L;若血糖值为 6.1~7.0mmol/L,则为空腹血糖受损;若空腹血糖 ≥7.0mmol/L,则建议复查;若血糖 ≥11.1mmol/L 可确诊糖尿病;若血糖 <2.8mmol/L,且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低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

  不少 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造成漏诊,延误治疗。所以,餐后 2 小时血糖也是在体检中不能忽视的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 2 小时血糖能反映饮食及服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代替的。

  ◎ 餐后 2 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过 2 小时后测血糖;测定前吃饭的质与量或用药要和平时一样,不然就不能了解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

  ◎ 正常人餐后 2 小时血糖 <7.8mmol/L;若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7.8~

  11.1mmol/L,则为糖耐量异常,可怀疑糖尿病;若餐后 2 小时血糖 ≥11.1mmol/L,则考虑为糖尿病,需次日再测一次。

  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者,可通过糖耐量试验(OGTT)来确诊。正常人群对血糖调节能力良好,一次性进食大量糖分,一段时间后便能使血糖保持在稳定范围。而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糖耐量较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再做此项检查。

  ◎ 将 75 克葡萄糖溶于 250~300 毫升温水,空腹状态下在 5 分钟之内服完,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1 小时、2 小时、3 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

  ◎ 检查前一定要保证空腹、不能剧烈运动,检查务必安排在上午进行,试验过程中不要再进食食物或吸烟,宜放松心情,耐心配合医生检查。如果检查时出现恶心、面色苍白、晕厥等情况,应停止试验。

  ◎ 糖耐量试验的正常范围为:空腹 3.9~6.1mmol/L、1 小时 6.7~9.5mmol/L、2 小时 3.9~7.8mmol/L、3 小时 3.9~6.1mmol/L(见表)。

糖耐量结果分析

  糖耐量结果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血糖水平,想要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需依靠糖化血红蛋白判定。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稳定产物,可以反映患者近 8~12 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会对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

  ◎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虽然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但不能反映每天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依旧要做好每天的血糖监测。

  ◎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 血糖控制正常;6%~7%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 血糖控制一般;8%~9% 血糖控制不理想;>9% 血糖控制很差。

  健康小贴士: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查前应照常服药,这样测得的结果才能准确反映病情,并检验治疗方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