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也会"说谎”
化验结果,虽是病情客观科学的反映,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下,机体的反应性不同,可以出现不尽相符的化验结果。某些检验项目特异性不强,在不同的疾病中可以出现相似的结果。有些化验项目还可受检测仪器灵敏度和技术误差的影响。有些化验项目没什么用,却会增加患者经济和精神的负担。所以化验单上的数据只能是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医学是一门十分复杂和深奧的科学.对一个疾病的诊断过程要靠全方位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要正确对待化验结果:一是选择化验项目时,从实际出发,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较强的项目,有的放矢,不增加经济和精神负担:二是不要仅凭I次或1- 2次阳性或阴性结果,而盲目判断,忧心忡忡,认为化验结果能决定一切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必要时要进行复查,动态性地观察,正确听取医师的意见,才能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三是不要盲目听信广告,有些体检者从媒体上看:到广告,认为“一点血”检查便可知全部的结果,其实不然,因为任何一项检查都有其针对性,不可能了解身体的全部情况。就以肿瘤标志物检查来说,它也是有针对性的,每一项检查针对相对应的脏器,提示该脏器可能会出现癌症病变或转移复发等,因此,在体检时,您只要将自己的身体情况如实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需要,提出建议。
体检指标小异常,切不可掉以轻心,
大多数人只关心如肝功能检查. B超检查等指标是否异常,而往往忽视一些“小指标”,尤其是医生检查时查出的身体小异常,总认为是个体差异引起的,意识不到身体中潜伏的危险。如骨头痛等关节炎症状,用一般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要考虑肺癌的可能,及时去作相关检查,以免误诊:腰郁、会阴、足底、足趾等经常受摩擦部位的黑患变糖,有鳞状或片状脱胸、渗液渗血等要当心黑色素瘤.又如血尿酸异常增高,可疑为痛....凡此种种病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体检指标小.异常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在医生的指导和解释下正确理解每一项体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