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文章中了解一下吧!
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和时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无明显症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I型(文氏型)、II型(莫氏型)。I型表现常较轻,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感。II型相对较重,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全身乏力等表现,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若心室率过慢每分钟<20次,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I度和H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无须治疗。II度II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酌情给予缶受体兴奋剂、M受体拮抗剂和非特异性兴奋传导促进剂;人工起搏治疗,II度、II型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率缓慢、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者,应 及时进行临时性或永久性起搏治疗。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0. 20秒;②无QRS波群脱漏。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I型: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致QRS波群脱落,脱落后R- R间期进行性缩短;②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正常P-P间期的两倍;③最常见的 房室传导比例为3 :2或5 :4。
II型:①P-R间期固定、正常或延长;②间歇性QRS波群脱漏,常见2 :1或3 :1传导。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指心房冲动完全不能传导至心室,心房(P)与心室(QRS波 群)各自激动,互不相干,呈完全性房室分离,故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P-P间期、 R-R间期相等,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②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③QRS波群 形态可正常或增宽。